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指导课活动总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指导课活动总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方式,一般都是在重要考试之后安排家长会。作为家长,参加家长会时应该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
一、带一颗真诚敬畏之心而来。
家长要充分认识家长会的重要性,它是跟班主任和各位老师交流学习的机会,借此机会家长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思想品德、学习情况表现,而不是老师向家长告状的会,更不是学校或老师有求于家长办什么事的会,家长不管在社会上有什么地位,要以一颗平常心参加,要心怀对学校、老师的感激和尊重,对学校规章制度的敬畏之心而来。
家长参加会议的时候,要着装大方得体,不要浓妆艳抹,或者邋里邋遢,以免给老师和其他家长留下不好印象。家长要不卑不亢、堂堂正正,准时到场参会,不要迟到。
二、带一颗学习交流之心而来。
家长要充分利用好这样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平时自己在对学生学习管理、思想工作、方法指导方面的困惑,都可以向老师当面请教;也可以准备一两个问题,在家长发言或与老师提问讨论阶段提出来,向老师或者其他家长请教。也可以与班上学习特别突出、进步快、自理能力强的学生家长交流一下家庭教育的经验。
最好不要只当一个看客、听客,应付了事,没有任何的触动或想法,这样参加家长会大打折扣,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带一颗感激自信之心回去。
经过参加家长会,学习聆听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讲解以及与其他家长的交流,再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深刻反思总结,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促使孩子在思想品德修养、学习成绩等方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家长带着这种感激自信的情绪回去给孩子做工作,也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有些话当然在传达给孩子时也要注意变通和艺术性,要始终向孩子传达正能量的东西。
肯定地说,无论是家规也好,家训也罢,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无可替代的。
可以说它是家庭教育中,约束和规范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言行举止的行为准则。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讲得就是这个道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每个孩子出生后,就是白纸一张,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就需要做家长的要不时的教给他们正确的是非观和甄别美与丑的方法,修正他们平时的不规范行为。
说起教育,它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就是 家庭教育。占教育总比例51%,它是培养孩子成人的地方;如果孩子不能成人的话,成了才又有何益?如果孩子有问题,70%以上的原因是源于家长,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三梁不正倒下来。我们好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或是表现不佳,全部罪责归于学校和老师,而从不反省自己言行举止有什么问题,给孩子起过什么样表率作用,又有什么地方值得孩子尊重和感到自豪的地方?
第二类,是学校教育。占教育总比例的35%,它是培养孩子成才的地方。也就是家长心目中的可以考上重点小学、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地方。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学校就只应该抓学习,而忽略了思想品德教育,反而更应该把德育教育放在第首位。只不过是学生毕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相对要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直接回影响到孩子,久而久之自然也就会耳濡目染。老百姓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就是家庭教育的真实写照。
第三类,就是社会教育。占教育总比例的14%,它是让人成功的地方。孩子们只要能成人,这是教育的最低保障;如果能成才,那么恭喜你,国家又多了一位优秀人才。至于成不成功,我觉得不是我们要谈论的话题了。毕竟,成功的路上很寂寞。为什么呢?因为有的人,耐不住寂寞;有的人,经不起诱惑;而又有的人,扛不住打击。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我们对成功的界定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在这里我顺表明我个人的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教育真谛就是要让人养成好习惯。好的生活习惯就等于好的身体;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有了好的学习成绩;好的工作习惯就等于好的领导、好的员工!
我们人人都可以当老师,只要你有好习惯,而我们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就是我们的家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教育指导课活动总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庭教育指导课活动总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